第三节《河 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要求学生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 要求学生能够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概括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3. 要求学生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

 

  • 重点和难点
  1. 了解影响河流航运价值、水能价值的因素。
  2. 说出长江各河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3. 了解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 分析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

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前两节有关地形和气候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我国的河流。从人地关系上讲,本节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内容选择上看,本节教材在了解我国河流概括的基础上,按照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设计思路,重点讲长江、黄河。这样,既照顾我国河流的“面”,又突出长江、黄河开发和治理的“点”,做到“点面结合”。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图片。

问题引领:说一说河流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转承)河流是生命存在的重要载体,世界上很多大河沿岸都形成了灿烂的文明。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我国的主要河流。

展示图片: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问题引领:1.我国河流大多向哪个方向流?大多注入哪个洋?

2.还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吗?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河流大多向东注入太平洋,也有最终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

(转承)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你能区分内流河与外流河吗?

学生活动二: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

方法引导:读下图,结合课本43页文字描述。

 

问题引领:1.根据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定义,判断甲、乙、丙、丁属于外流河还是内流河。

2.外流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内流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外流河流经的区域叫外流区,内流河流经的区域叫内流区;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3。

想一想:结合干湿区的分布,归纳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特征。

教师归纳:外流区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内流区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

(转承)同样是河流,南方与北方的河流水文特征有很大的不同。

议一议: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

教师归纳: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等。

学生活动三:河流的水文特征。

方法引导:河流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读中国主要外流河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

 

问题引领:

1.四条河流的汛期大都出现在什么季节?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河流汛期长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图中哪些河流有结冰期?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河流流量大小有什么不同?

4.对比我国外流河南北的水文特征差异,完成下面表格。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