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二框 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 1.感受当今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 |
2.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 |
道德修养 | 树立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
健全人格 |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
2.树立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思想,自觉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和互鉴。 | |
责任意识 | 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参与中华文化建设,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
教学重点: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33“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来中国报道两会?
提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和世界媒体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动向和决策,感受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劲脉搏。
(2)你怎么看待两会上的这些“多”?
提示: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提升了,民主政治进程朝前推进了,对外交往的广度、深度都拓展了。
教师过渡:中国开两会,通过两会看中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着中国动向,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世界深度互动》。
。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 中国的影响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播放全球各地欢庆中国年的相关视频。
材料二 数据显示,目前除中国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逾1亿,有60多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汉语教学已上升为第二外语教学。“汉语热”就是“中国热”,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聆听。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教师讲述: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2.阅读教材P35“探究与分享”。
思考:(1)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2)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提示:(1)对中国:我国通过高铁项目的合作与技术输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交流,让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对世界:高速铁路是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的共同需求。我国的发展状况使世界看到了高铁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希望拥有高铁,使得高铁能够服务更广泛的地区和人民。我国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实现中外双方互利共赢。
(2)中国航天、中国核电、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中国电商、中医药、古典名著、书法、景泰蓝等。
教师讲述: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3.阅读教材P35~36“阅读感悟”。
学生分小组交流分享:中国的发展为什么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提示: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