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能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 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 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 重点和难点
  1. 使学生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2. 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三、教材设计思路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设置相关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认清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的现状,帮助学生形成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播放一组图片。

问题引领:1.你知道哪些自然资源。

2.你们的校服、课桌、书本是不是自然资源。

(转承)对大家的回答,我暂不做评价,相信我们马上就能找到答案。

【讲授新课】

试一试:判断下列物质或能量,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并说出原因。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自然资源要同时符合自然性有价值两个特征。校服、课桌、书本、钢铁、水稻都属于工农业产品,不符合自然资源的自然性特点;而雷电目前人类难以利用,不符合自然资源的有价值特点。

(转承)自然资源通常根据循环更新、再生的周期分成两大类。

学习活动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方法引导:阅读课本62页第二段。

问题引领:1.自然资源通常分成哪两大类?

2.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非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难以更新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议一议: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方法引导:阅读课本64页活动题。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不节约和保护,可再生资源也会枯竭的。所以我们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

(转承)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如何?

学习活动二: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

方法引导:阅读课本64页文字和下图。

问题引领:1.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但也有人说我国地大物“薄”,你同意哪种观点?

2.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可以说地大物博;但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不足,同时又地大物“薄”。

(转承)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