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当危险来临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和伤害,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2. 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技能,提高自我防卫的能力。
  3. 培养面对危险和伤害时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技能,提高自我防卫的能力。
  2. 难点: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三、教学准备

活动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空白安全海报、自我保护小测验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时间分配
暖身活动 从活动体验出发,引出课题,初步了解当危险来临时要保持冷静。 暖身活动:地震演练

1. 观看汶川地震图片,说感受。

2. 教师小结:看了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后,你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是的,灾难就发生在一瞬间,或许0.01秒的迟疑,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当危险来临时,你们知道如何自救吗?(揭示课题)我们现场模拟一下。

3. 地震演练:

(1)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了,现在开始计时:10、9、8、7、6、5、4、3、2、1、0。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并分享感受:活动结束了,当你听到警报声响起,知道将要发生地震时,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喜欢这样的感受吗?这样的感受对你的行动有什么影响?

4. 教师小结:同学们,情绪没有好坏,它只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是提醒我们要迅速远离危险,做好应对准备,进而逃离危险,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不同的学生群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4分钟
转换阶段 了解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讲究方法,认识到慌乱对逃离危险的危害。 1. 看视频《冷静机智的司马光》。

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先仔细观看视频《司马光砸缸》,请大家根据图表上的任务分工,积极思考。

2.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

(2)引导学生分享:小伙伴落水时,大家的情绪都是什么样的?采取了什么应对方式?冷静、机智、勇敢的司马光最终救出了同伴。

(3)在平时遇到危险时,你会怎么做?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3. 教师小结:当危险来临时,要保持冷静思考、机智判断、勇敢应对,而慌乱则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遇到的学习上的困惑。 6分钟
活动在线

活动一:

头脑风暴

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找到有效的防范危险的方法。 活动一:头脑风暴(安全宣传员)

1. 活动过程

(1)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安全常识?

同学们,危险无处不在,学会一些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常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2)创作:安全知识海报。

老师邀请大家做安全宣传员,分小组绘制安全知识海报,将安全常识宣传给更多的人吧。

活动要求:

①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讨论,把金点子写在我们的海报上。(火灾自救常识、安全用电常识、交通安全常识、防溺水常识、饮食卫生常识)

②小组派学生代表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2. 教师小结:同学们,人多力量大,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总结出了这么多有效的安全常识,有了这些常识我们就能够有效预防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

教师随学生汇报的内容伺机进行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 15分钟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