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2.能利用公式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类比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重 点 |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 |||||
难 点 | 能利用公式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 |||||
学情分析 |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本节课也依前面平行四边形公式推导的方法,看能否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面积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堂中以“创设情境引入、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尝试推理、验证结论、归纳小结、学以致用、巩固应用、达标测评”的流程组织教学。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研讨、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
核心素养 | 用拼摆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通过动手操作活,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分组实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出示一条红领巾。(介绍红领巾的一些知识,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象征。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呼吁学生爱护并正确佩戴红领巾
提问: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它的面积有多大呢?
既然平行四边形面积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那么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知识链接,构“联系”
1.指名分别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2.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转化:
方法一:
方法二:
3.说说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新知探究,习“方法”…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89-90页情境内容: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阅读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一下。
2.分组活动,动手操作。
学生按照要求现在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究之前先明确操作要求。(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2)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3)拼出后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联系?
(4)通过操作,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
小组活动:操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4人一小组,开展操作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展示学生拼的过程,交流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操作情况。
②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
(1)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2.归纳公式
①根据操作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