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
|||||
重 点 |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 |||||
难 点 |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尤其是末尾0与非0的对位问题。 | |||||
学情分析 |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这节课继续研究中间和末尾有0 的简便运算。这块内容的学习应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展开,以口算为基础研究竖式的简便写法。 | |||||
核心素养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利用植物大战僵尸趣味情境,串联整个知识学习的环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两位数乘法口算的基础上拓展到三位数两位数的口算,实现知识上的无缝衔接。】
- 问题呈现
1.课件呈现不同类型的坚果。
呈现问题1:60个坚果需要多少个阳光?
呈现问题2:20个巨大坚果需要多少个阳光?
2.引导语:你会解答吗?怎么列式?
预设1:要求60个50是多少,就用50×60
预设2:要求20个150是多少,就用150×20
3.思考: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总结:因数的末尾都有0
二、问题解决
1.思考:因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算?
预设1:先算5×6=30,再加上两个0,是3000;
预设2:先算15×2=30,再加上两个0,是3000;
2.总结方法:
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2.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3.就在积的末尾填上几个0。
3.趁热打铁
思考: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
学习任务一: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活动经验。】
一、交流口算的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问题呈现:买30个玉米农炮,需要多少个阳光?
思考: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要求30个160是多少,用乘法,列式是160×30
2:口算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语:观察算式,你觉得应该怎样口算?
预设:
先算16×3=48;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
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4800。
二、交流笔算的方法,体会0的特性,
1.引导语:像这样的算式该如何笔算?
学生展示1:我是先用个位上的0×160=0,每个位上都写0,再用十位上的3乘160等于480。两次相乘所得积的和是4800.
学生展示2:我是这样列竖式的计算的,先算16X3,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零,得出4800。
引导语:对比两种写法,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老师发现这位同学笔算的方法和刚才第一种口算方法是一样的,写成了竖式的形式。这种写法真简便。
2.总结方法.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题竖式的简便写法。想一想,再说一说: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怎样对位?积的末尾0的个数怎样确定?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