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3课时   认识税率  例3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明确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的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依法纳税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纳税观。

重    点 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难    点 建立税率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方面。

学生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对百分数已有一定的基础,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进而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比较易接受。

农村学生对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二)能力基础方面。学生总体上自学、实践解决问题能力较低,所以要多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核心素养 在解决与税率有关的实际问题时,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

1.出示下图。

 

同学们,改革开放40几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看:(边出示边说)我国的基础建设、航空航天事业、公益事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提问。国家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事业的资金是从哪来的?

(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比较陌生,不太了解。)

师:其实啊,这些款项大部分来自税收。(板书:税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税收,认识税率。

 

学习任务一:理解纳税的含义,了解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感受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学生体验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课前已调查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但较复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先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有关纳税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纳税,应纳税额和税率等相关专业术语,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知探究—习“方法”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纳税的种类?

税收的种类:我国的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2.自主阅读教材P10第1、2段。把你学到的、想到的、想提的问题在四人小组间讨论,理解下面问题。

  • 什么是纳税?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