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编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编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的第二课,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数”有了较深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认识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数”,能够较好拓展学生关于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统计方面的内容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破案推理素材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本课以模拟破案的情境展开对编码的学习,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编码规则非常丰富,本课运用了“举一反三”思路,先通过创设“破案”的情境,以身份证和银行卡为例,探索数字在编码中的应用,了解编码的一些规则、方法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三”,尝试编制学号,自主探索编码的一些规则,交流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体会编码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感受编码在表达与交流中的简明和科学。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所学习的数都表示数量,具有大小并可以进行运算,而本节课所学的“数”表示编码,没有大小和运算功能。这与学生的现有认知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另外,学生平时对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很少关注,对其数字代表的意义也了解得不多,因此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经调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案件推理具有极大的兴趣,因此本课将以此为出发点,以“破案”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
3.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特点,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学习难点】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编码的合理性、规范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亲爱的小神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福尔摩斯破案推理现场——编码,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警官急需我们的帮助,各位小神探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你们真是热心的孩子!其实,警官已经锁定了5位犯罪嫌疑人,你知道了他们的哪些信息?
生:发现出生年份与银行卡信息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确定犯人是谁吗?
生:不能
师:是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
二、知识新授
(一)认识编码
1、认识身份证号码
师:其实,在现场还掉落了犯人一张不完整的身份证复印件,现在你能帮助警官破案了吗?
生:可以,犯人是1972年出生的,我就可以把不是1972年的嫌疑人排除掉。
师:看来,身份证号码可以告诉我们出生年份,那其他数字是否也表示一定意义呢?请大家独立思考。
思考:
1: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2:先独立思考,等待指令后小组讨论
小组上台汇报交流。
生: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4位表示地级市、自治州,第5、6位表示县、县级市、自治县,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7位表示顺序码,最后-位是校验码。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