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5 八角楼上 | 部编版 | 二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
||||
学习
重难点 |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
||||
学情分析 |
课文所处的年代距离学生比较久远,所以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看图、读文、品词、析句、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了解背景,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板书:八角楼上)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
2.了解主人公。
观看课本插图,教师过渡:看,这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毛主席。你们了解他吗?
介绍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3.学习“楼”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讲解:“楼”是一个形声字,意思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
老师书写“楼”,组词(楼房、高楼)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借助预习单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重点句子朗读。出示句子:
(1)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2)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3)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请学生重点朗读这几个句子,教师指导正确的读音和节奏。
- 认读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临:前鼻音,声母是l。
争:后鼻音,韵母是eng,注意与“真”字区分读音。
翘舌音:争、章、视、察。
- 识记生字
①结合语境识字。出示夜晚的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学生结合语境识记“临”字。组词:降临、来临、光临。
②结合字源识字。出示“腊”字的演变示意图,学生理解“腊”是一个形声字,意思是年终祭祀。可以组词“腊月”,注意和“蜡烛”区分开来。
(3)识字游戏。
4.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预设:课文写了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在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在茅坪村的八角楼上写文章的事情。
(2)观看课本插图,说说毛主席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预设:一个冬天的夜晚,毛主席坐在破旧的桌子前写文章。屋子里没有电灯,只有一盏清油灯,灯光很昏暗。条件十分的艰苦、简陋。
- 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讲的是寒冬腊月的_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谁)在________(哪里)上________(做什么)的事情。他写下了许多_____________,指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学习任务三 借助图片 理解课文
1.读一读第1自然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