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腊八粥 编版 年级 一单元 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是怎样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并能体会到详略得当的好处。

2.朗读课文,感受腊八习俗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温馨。

学习

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是怎样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并能体会到详略得当的好处。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同时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遵循这样两点:(一)课文对话比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进行体验,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二)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腊八粥》,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2.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诱人的?

3.提问:那么第2~19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等粥”的?

学生汇报交流:等粥、喝粥。(板书:等粥、喝粥)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析八儿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体会八儿的心情。

学习任务:聚焦“等粥”,感悟形象

  • 自主学习:(课件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八儿的“馋”?圈画出来,在旁边简单写上批注。

  • 学生交流:

【预设】

(1)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这是对八儿的动作描写,从“进进出出”“都已预备整齐”“好久”,可以看出八儿早就盼着吃粥了,他已经迫不及待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小小的八儿在灶边跑来跑去忙碌的身影。

  • 神态:听妈妈说要到夜里,八儿“眼睛可急红了”。当他说饿了时,一副“要哭的样子”。
  • 语言:

①“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

语言描写,他把碗盏早早预备好,妈妈却总是说时候还早。八儿已馋得迫不及待。抓住“那”这一个字体会,当妈妈说要到夜里时,他马上就说自己饿了,看来小小的八儿为了早点喝上腊八粥还用上了苦肉计。多么天真可爱!

②“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

这儿的语言描写,体会出腊八粥虽然还在锅里叹气,八儿却已经充满了期待。他已经在心里为全家人分好了粥。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他正好借机可以多吃两碗,展现了孩子的天真童趣。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八儿那窃喜的表情。怕妈妈不答应,又为妈妈也安排了吃三碗,连续两句“吃三碗”,小孩子的馋样儿跃然纸上。

③“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八儿的馋让他得寸进尺,跟妈妈讨价还价,答应了三碗还不够,哪怕只是多吃半碗。

  • 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 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
  • 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 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教师巡观。

5.展示交流:

(1)分粥

【预设】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从上面的对话描写中,体会到八儿的馋嘴、可爱。

猜粥。(课件出示)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