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 3. 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 难点: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这样一支英勇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二、生字词学习

– 庙(miào):庙宇,寺庙。

– 务(wù):务必,务实。

– 葛(gě):葛藤,纠葛。

– 吼(hǒu):吼叫,怒吼。

– 腔(qiāng):口腔,腔调。

– 崎(qí):崎岖,崎径。

– 尸(shī):尸体,尸首。

– 斩(zhǎn):斩首,斩除。

– 坠(zhuì):坠落,坠毁。

– 雹(báo):冰雹,雹子。

– 仇(chóu):仇人,仇视。

– 恨(hèn):仇恨,悔恨。

– 眺(tiào):眺望,远眺。

– 寇(kòu):寇贼,寇仇。

– 冀(jì):希冀,冀求。

– 批(pī):批评,批判。

– 挥(huī):挥手,挥霍。

– 抡(lūn):抡刀,抡拳。

– 绷(bēng):绷带,绷紧。

– 瞄(miáo):瞄准,瞄向。

– 陀(tuó):陀螺,陀螺旋。

– 砸(zá):砸破,砸碎。

– 呱(guā):呱呱叫,顶呱呱。

  • 作者简介

沈重(1915 年―1986 年),原名沈大经,浙江吴兴人。1939 年夏到延安,先后在《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1957 年 11 月,沈重到浙江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浙江日报》副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的主要作品有:通讯《狼牙山五壮士》、《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短篇小说《飞》、《夜读偶记》等。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出自《狼牙山五壮士》,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日寇的一场战斗。

1941 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与日寇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

在战斗中,七连发现敌人的兵力过于强大,为了保存实力,他们决定向龙王庙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七连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六班的战士们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并立即展开了行动。他们利用狼牙山的地形,巧妙地布置了防御工事,与日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六班的战士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