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位似(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十七章“相似”27.3 位似(第二课时),内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似图形.
2.内容解析
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学生在前面学过轴对称、平移的坐标表示.位似是一种特殊的相似,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也存在一定的规律,研究这种规律,可以借助数加强对形的理解,同时渗透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变换的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巩固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2)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3)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2)的标志是: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是本节课知识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巩固
【提问一】简述位似图形的概念?
【提问二】简述位似图形的性质?
【提问三】简述一个点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尝试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之前所学内容,为接下来学习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
【问题一】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2,1),B(2,0),以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将线段AB扩大,观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