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的变化;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

科学思维:推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责任态度:关注防治癌症,引导并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养成生活好习惯的责任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的生长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图片和构建模型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先从宏观层面,利用动图去认识细胞分裂,理解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差别,但都是一个分裂成两个。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完成贴图、动图和视频,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和意义,从而突破重难点。

最后联系生活,指导学生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渗透核心素养的态度责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课本p56页“想一想,议一议”: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而它则乘机逃跑。运用你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壁虎尾巴断掉后还会重新长出来吗?

同时展示植物由种子长出完整植株和受精卵发育为一个人体的图片,提出问题: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细胞的生长

 

1.播放细胞生长的动图和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构建概念。

 

细胞的生长:就是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

2.设置疑问:细胞能无限长大吗?

 

构建模型,辅助理解。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完成表格。

归纳总结:细胞是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的,将正方体类比细胞膜可知,细胞膜面积增长速度比不上体积的生长速度,所吸收的营养不足。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学习目标二、细胞的分裂

 

1.展示细胞正在进行分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细胞是如何从一个变成这么多个的呢?

概念: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结果:细胞数目增多。

2.以植物细胞为例来了解细胞如何从一个分裂为两个。展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图片,并组织学生总结出分裂步骤。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