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会借助直观图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学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
重 点 |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 |||||
难 点 | 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 |||||
学情分析 | 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具体直观材料的基础之上;对数学方法的领悟,也必须以充分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 |||||
教学辅助 | 课件、圆片、小棒、学习任务单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用直接的方式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看、数、说来理解“倍”的含义。为今天的教学做好铺垫。
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到果园去采摘苹果和草莓,明明采摘了2个苹果,小军采摘的草莓是明明的这样4份,明明采摘了多少颗草莓?请同学们看课件,数一数说一说并填一填。
学习任务一:探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为学生运用倍的知识、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创造机会。通过“分析与解答”环节,提供“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利用回顾与反思”环节,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在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1.出示课件:大扫除情境图。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请用完整语言表述。
(学生观察情境图)
2.预设1:我知道的数学信息是: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3.预设2:问题是: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4.提示:这是关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
5.提示:独立完成,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擦桌椅和扫地学生的数量关系,再小组交流想法。
(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6.集体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1:我用画图的方法。
2.预设2:根据已知信息擦桌椅的有12人,用表示;扫地的有4人,用表示。
擦桌椅的人数:
扫地的人数:
3.预设3:以扫地的4人为标准,擦桌椅的人数有3个4人,所以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4.预设4:我用算式的方法:12÷4=3。因为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擦桌椅的人数里面包含几个扫地的人数,也就是求12里面包含几个4,所以用除法。
5.提示:算式12÷4=3中,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