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7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利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有意识的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
|||||
重 点 |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 |||||
难 点 | 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具体问题。 |
|||||
学情分析 | 在学生自主解答的时候,由于刚刚学过笔算乘法,一定会有学生用笔算解决。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决,不需要精确计算,体会估算的价值。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是借助整百(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进行估算的练习。可以把多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者整百数进行估算,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1.提示: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31 29 18 87 52 99
2.预设:依次说出他们的近似数
30 30 20 90 50 100
3.提示:我们再来看看下列算式,估一估,每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8×4 41×6 99×7 21×9
4.预设1:因为28接近30,所以把28看作30即28×4≈30×4=120
5.预设2:因为41接近40,所以把41看作40即41×6≈40×6=240
6.预设3:因为99接近100,所以把99看作100即99×7≈100×7=700
7.预设4:因为21接近20,所以把21看作20即21×9≈20×9=180
8.提示: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与估算有关。
学习任务一: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设计意图:】,
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估算的价值,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往小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提出问题后,教材给出了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估算的价值。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如何用不等式的性质通过估算解决问题。在这里采用往大估的策略,即把29 看作30,30×8=240,29×8<240<250,所以 250 元肯定够。并且在这里第一次出现“≈”
1.提示: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情境图: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预设:一共有29人,门票每张8元。
2.提示: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预设:一共需要多少钱?
4.提示: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如果一共带了250元钱,够吗?
5.提示: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1)先独立思考带250元够不够?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内讨论各自的办法。
(3)小组汇报结果。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1:准确计算29×8=232,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250元够买门票。
2.预设2:把29看成30,计算30×8=240,所以29×8≈240。240<250,所以250元够买门票。
3.提示:大家知道“≈”号表示什么吗?
4.预设:表示近似值、估算结果、接近准确结果,读作“约等于”。
5.预设3:把8看成10,计算29×10=290,所以29×8≈290。290>250,所以250元不够买门票。
6.提示:大家的方法都不错,有的同学是用准确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也有不少的同学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的,现在我们暂时先不考虑判断结果的对错,只观察不同的方法,你们更喜欢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7.预设1:用准确计算的方法,因为这样比较准确。
8.预设2:我喜欢用估算的方法,这样计算的时候比较简单。
9.提示:我们有两种估算方法,但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组里讨论这个问题,进行汇报发言。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