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6 西门豹治邺 | 部编版 | 四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豹”等11个生字,会写“豹”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3.能借助第10至15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
||||
学习
重难点 |
1.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2.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
||||
学情分析 | 复述能力的培养起始于二年级,三下第八单元以单元为整体训练详细复述,至此,一般意义上的复述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在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这一单元中,《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等课文的练习题虽然还是指向详细复述,旨在巩固能力,但是要求学生复述时要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抓住神话神奇的地方,逐渐凸显重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展开简要复述的学习,单元篇章页明确提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的语文要素。本篇课文学习中要重点落实语文要素。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任务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引导语: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请学生齐读课题《西门豹治邺》,从标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人物是西门豹,事件是治邺,“治”是治理之意,“邺”是地名,指邺县;标题人物加事件,题目概括文章的主要人物和内容。
任务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生字词梳理文中人物,利用课后练习题的示意图简要概括事件,逐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梳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明晰故事结构,为简要复述奠定基础。】
1.自读课文。
(1)明确自读要求: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读完后想一想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字词检查。
(1)出示词语。
西门豹 娶媳妇 巫婆 官绅 干旱 徒弟
提心吊胆 磕头 淌血 开凿 灌溉
①“绅”是翘舌音,“凿”是平舌音,“溉”的声母是“ɡ”,不是“k”。
(2)指导识字。
①“娶”“媳”和“妇”三个字中都有“女”,跟女性有关。
②“溉”的部首是三点水,结合课文“庄稼得到灌溉”一句可以知道,“灌溉”就是用水浇地。
③“旱”由日字头和声旁“干”组成,意思是长时间没有降水或降水很少。
(3)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豹、派、娶、饶、灌、溉”。
“豹”的撇画较多,要注意每个撇画的长短与角度,上面的两个撇写得略平一些,弯钩要写出弧度,勺的横画要穿插在“豸”的第二个撇画下。
“派”字右半部分的笔顺为:撇、撇、撇、竖提、撇、捺。撇画要写出不同的长短与角度,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略往上扬。
“娶”:上紧下松,基本等宽。“耳”的最后一横变成提,与“又”的横撇相互穿插,“女”字底的长横要写舒展。
“饶”:右下的“兀”字,横要写得短,撇画穿插在“饣”的竖提下方。
“灌”,右上部“艹”和两个“口”,居上半格,“艹”的左竖在竖中线,两“口”上宽下窄,左“口”第二笔横折的竖段在竖中线,右“口”较左“口”略高;“隹”居下半格,首笔撇起笔于田字格中心,撇尖伸向三点水下侧,第二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四横长短不一,都起笔于竖中线,第一横在横中线下侧。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