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编版 年级下册 一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认“蚱”等10个生字,会写“蝴”等15个字,正确读写“蝴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学习

重难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新旧联结,引出课题,介绍作者萧红,引出《呼兰河传》,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也为引导学生阅读做好铺垫。】

1.谈话导入。

“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童年是纯真的,充满童真稚趣的,自由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心敞开得像一朵云彩;梦飞翔得像一只蝴蝶;笑绽放得像一串歌声;它像一首老歌回荡在人们记忆的深处。上一篇课文中,咱们学习了《稚子弄冰》等三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古诗,今天咱们则要走进一个让著名作家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祖父的园子一起感受园子里别样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把一个个孤独的童话故事进行了串联,形象地表现出呼兰河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本篇课文就选自《呼兰河传》这部小说。

过渡:萧红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

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四组词语的朗读别具匠心,意在引导学生初读时,关注园子里的一草一物以及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指导书写,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些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2.检查字词学习。

第一组:蚂蚱  蜻蜓  蚂蚱  蚌壳

第二组:樱桃  谷穗  倭瓜

第三组:拔草  铲地  割草

第四组: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1)分组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引导发现:你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特点?

3.出示会写字,开火车读。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练写,重点指导“樱、拔、承、瓢”4个笔画较多的字。

(1)樱:“木”字旁写得要窄一点,两个“贝”字并列、写紧凑,“女”字要写的又扁又宽。

(2)拔:书写时请注意:右边是“朋友”的“友”加一点,要跟“拨水”的“拨”区分开。可以巧记为:拨掉一毛。

(3)“承”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中间的竖稍弯曲,三个横要短、靠上一些,右边撇要短,捺要长。它的笔顺是:横撇、竖钩、横、横、横、横撇、撇、捺。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