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学校              
电话      
科目 语文(部编版) 课题 知白杨·颂白杨·学白杨——《白杨礼赞》 创作时间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散文。本单元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语言大气磅礴,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需要学生通过听,说,读去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就此提出如下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旨在通过白杨树的“形”与“神”体会本文写法,从而领悟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创作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插图,让学生明确白杨树“形”之特点;通过设计朗读,让学生感受白杨树“神”之内涵,“志”之深意。

2.引导学生通过比对读异同类文章,探究写托物言志类散文的规律。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托物言志文章中形、神、志相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比对读异同类文章,探究写托物言志类散文的规律。
解读学生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七年级已学过托物言志类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以及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但对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尚少,且没有经过实践。

2.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不够全面与深刻,需要教师设置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激发。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讨论法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 PPT、多媒体、八桂教学通
教学过程
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进入情境,回顾旧知 1.引出情境 任务: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参加学校微信公众号正在举办主题征文大赛活动:

我想成为它这样的人

天地万物,各自拥有独特的灵性,生命之美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呢?也许万物会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作品形式:征文

截止日期:12月30日

 

2.引出“托物言志”,并回顾学过的托物言志类文章。

 

3.出示评价表,以评导学。

“我想成为它这样的人”主题征文评价表
上头条

(31-40

次头条

20-30

待改进

20以下)

评分
选材立意积极深刻,有新意,主题鲜明(10分) 选材立意积极向上,中心明确(7分) 选材立意不当,中心模糊(4分)  
形、神、志紧密关联(20分) 形、神、志基本契合(15分) 形、神、志没有明显关联(10分)  
描写生动具体,巧用写作手法,感染力强(10分) 描写较具体,用上一些写作手法,表达清晰(8分) 少描写,基本没用写作手法,语言贫乏(5分)  

 

4.集体订正课前预习所填的表格中《紫藤萝瀑布》《爱莲说》两课内容。

文章 环境 手法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 南方湿润环境 形如瀑布,色彩绚烂,芳香四溢 生机勃勃,坚韧顽强 对生命曲折却永恒的感悟

 

比喻、拟人、排比
《爱莲说》 荷花 污泥中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高洁正直、庄重高雅 表达追求道德修养的理想 象征、拟人、排比
《白杨礼赞》            
启示和发现  

 

5.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一起探究托物言志的写作规律,为征文写作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 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征文的生活情境,出示评价表,以评导学,引出本课学习重点。联系已经学习过同类课文,以旧带新,并未后面探究写作规律做铺垫。
步骤二:感知外形,评选插图
活动:细读课文,评选插图 设置语文活动:默读2-5段,说说下面哪一幅插图最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预习课文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画插图,选出三幅代表性插图,让学生当堂评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三环境与外形均符合)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提前布置给课文配插图的方式预习课文内容以及评选插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白杨树生长环境,能明确白杨树“形”之特点。体现核心素养创造审美力。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