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 腊八粥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学习

重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学情分析

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情形,展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描写腊八粥的段落,写一写生活中最喜欢的食物,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爱粥     等粥     喝粥

2.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中,作者将八儿“等粥”分成了哪几个层次,分别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答:等粥”这一部分是详写,可分为四个层次:

盼粥2~8

分粥9~12

猜粥13

看粥14~17

学习任务二:研读盼粥、分粥

1.研读课文-盼粥

默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是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的心情吗?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手舞足蹈

心理描写 夸张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会“喜得快要发疯了”。

答: 当我考试得了一百分的时候;当爸爸妈妈送我梦寐以求的玩具的时候

②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提示:动作描写,说明八儿期待已久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你看出省略号有什么作用了吗?(表示话没说完)

语言描写,体现了八儿的焦急

④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明确:神态、语言描写

此时此刻八儿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迫不及待)

  1. 研读课文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提示:语言描写:一个“那”字,生动地写出了八儿为了早些吃到腊八粥而撒谎的馋样儿,天真可爱又有一点狡黠,颇有童趣,让人忍俊不禁。

4.品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答:反问句: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幻灯片16

5.请大家分角色朗读第9~12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

开始—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

后来—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苦苦等待,妈妈对八儿的宠爱

学习任务三,研读猜粥、看粥

1.读第13自然段,说说腊八粥在八儿心中是什么样子的。

猜想: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

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

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

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1. 作者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八儿对粥的猜想?

答:八儿的一系列猜想,既表现出儿童好奇而急切的心理,又细腻巧妙地突出了腊八粥的特点。

3.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说说八儿看到的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跟他想象中的腊八粥有什么不一样。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明确:这段话表现出了八儿看粥时的仔细,以及腊八粥逐渐熟烂的状态变化。

4.第15自然段为什么要细腻地描写八儿“看粥”?

答:孩子的眼睛是天真的、纯粹的,用儿童的视角和口吻来写腊八粥,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新奇自然。此处描写与八儿猜粥时的描写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腊八粥的变化。

5.八儿看粥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惊讶)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有点嫌弃)

6.文章细致地刻画了八儿“等粥”期间内心活动的变化,这在整体构思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急迫→无奈→憧憬→惊讶→嫌弃→满足

将腊八粥与喝粥的人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民俗图景;也侧面写出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7.八儿终于如愿吃上了腊八粥,作者是如何描写八儿一家吃粥的情景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