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类型】
课时教学设计
【适用章节】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
【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空气的组成。
(2)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学会区别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小实验与互动,初始空气的存在,通过观看拉瓦锡实验以及课
堂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设计学生分组实验,提升学生交流意识和
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索,
体验成功,分享成功。
学科概念:
学生们通过其他学科和第一单元的探索活动,学习了空气知识。例如,空气是无色无味,人类的呼吸离不开空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等,然而,空气里究竟有什么,这些成分在空气中占了多少体积。这些学生并不是特别清楚。甚至有的学生误以为空气中氧气最多。
通过学习本课知识,了解到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而氧气仅在空气中占了1/5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的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刻感知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另外,学生通过完成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这整个过程必须保持这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科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胆大心细、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作为化学物质的第一种,基本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缺乏对空气体积、质量、浮力及主要成分的概念认识。从化学的角度看,学生只了解常识性的科学常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更加完善和系统的学习,掌握空气的构成,熟知空气的重要性。同时,要系统地学习研究物质的方法和思考方式。
教学重点:
(1)能够解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能够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1/5的结论。
(2)学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氧气含量的实验,并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设计思路】
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定量测定,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把空气作为九年级化学第一种物质接触的开始,了解空气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
初步引导学生规范操作,正确连接化学装置、仪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培养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视频片段,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万物,关爱空气,拒绝污染。
【教学设计内容】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
导入新课 | 猜谜语: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自然物(空气) |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