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去括号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2.2 去括号,内容包括:去括号法则、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内容解析

去括号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

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对于“式”的运算,遇到括号时,可以完全类比“数”的运算,得到: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其中,运用由“数”到“式”归纳“变化规律”的方法,可以对“运算中去括号的算理”以及“数式通性”的认识更加清晰,使得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学习水到渠成.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究去括号法则.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

(2)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目标解析

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习题讲解培养学生的知识分解、知识整合能力.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开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中,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在进行去括号时,有时不能做到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经常没有把数字因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出现漏乘的现象.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学导航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需要uh,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是(u-0.5)h. 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ukm,非冻土地段的路程是120(u-0.5)km.

因此,这段铁路的全长(单位:km)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单位:km)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思考:100u+120(u-0.5) ①        100u-120(u-0.5)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 类比数的运算,它们应如何化简?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得

100u+120(u-0.5)=100u+120u-60=220u-60

100u-120(u-0.5)=100u-120u+60=-20u+60

上面两式中

+120(u-0.5)=+120u-60, ③

-120(u-0.5)=-120u+60.  ④

比较上面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归纳】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

(1)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

(2)去括号时,首先要弄清楚括号前面是“+”号还是“-”号;

(3)注意“括号内各项的符号”的含义是指“各项都变号”或“都不变号”.

(二)考点解析

例1.去括号:

(1)﹣2(3x﹣1);(2)2a2+(a+b﹣c2);(3)2a2﹣(a+b﹣c2);(4)3x﹣[5y﹣(﹣2z+1)].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