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绝对值(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2.4 绝对值(第二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

2.内容解析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提出是从学生生活熟悉的情境入手,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创设情景通过典型的事例材料、图片,并且使学生从提供的事例材料和活动中,借助数轴得出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探索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2)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数形结合)

(2)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

(3)能初步进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

2.目标解析

由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得到:在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进而得到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和负数,负数小于零,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要注意借助于数轴,以及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来帮助理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小学已经学习过正数与正数的大小比较,初中阶段利用数轴,可看出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引入有理数后,其实关于数的比较大小,无非是新增了负数与负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这个新知识,这与学生以前的认知不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的思维定势中.学习有理数的比较大小的关键是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要让学生结合数轴理解这些结论,而不是死记硬背.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能初步进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学导航

如图,给出了未来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其中最低气温是____℃,最高气温是____℃. 你能将这七天中每天的最低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

-4,-3,-2,-1,0,1,2

 

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的. 按照这个顺序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各点的顺序是__________的.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总结提升】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数轴比较法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思考:有没有最大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考点解析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