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师生交往

1.知道“教学相长”的内涵,理解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意义,掌握师生沟通的方法,懂得尊重老师。

2.能够用实际行动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情感,使学生愿意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积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会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段引文,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回忆与老师相处的时光,进而导入本课。

新知探究

一、教学相长

(一)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礼记·学记》中的一段古文,对古文做出解读并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理解教与学的关系的呢?通过对古文中“教学相长”的解读,使学生理解教和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生活动】学生做好课堂记录,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二)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尴尬’的一课”材料,并提出问题: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我”出现了什么失误?故事给我们师生交往带来什么启示?创设老师出现失误、学生进行指正的生活情境,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三)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小明的故事,并提出问题:面对两位老师不同的态度,小明有什么变化?依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师生冲突和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情况,设计了一个场景。这样的情境设计将对待表扬与批评的处理方式具象化,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墨子和弟子耕柱子的对话,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快马经得起鞭策”?我们应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通过墨子和弟子耕柱子的对话,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良苦用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促进自我成长。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亦师亦友

(一)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两则情境材料,并提出问题:两则情境材料给我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带来怎样的启示?材料给我们呈现了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同时对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容具有统领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二)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卢海委婉指出老师错误”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材料说明现在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通过创设“卢海在发现老师的错误时,没有当面指出,而是选择了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写信指出了老师的错误,老师也非常感激”的场景,帮助学生认识到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毛泽东和习近平尊师的事例,并提出问题:毛泽东和习近平是怎样尊重老师的?他们的尊师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还知道哪些尊师的故事?毛泽东和习近平尊师的事例有很好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他们的事例,给学生树立尊重老师的榜样,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养成尊师的品德,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一则漫画,并提出问题:如果被老师误解了怎么办?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创设师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解决师生矛盾的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漫画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后,多媒体展示解决师生矛盾的几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了解解决师生矛盾的方法,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教师总结】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尊重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与老师发生矛盾后,我们要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要相信老师的善意,对老师多些宽容和理解;要与老师坦诚相待,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要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老师。

(三)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学生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一则学生在教师节问候老师的材料,并提出问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与老师交往?通过一则温馨的材料,引导学生要学会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