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节   交通运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课程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铁路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3.运用地图分析我国铁路线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4.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我国铁路线的分布格局。

2.难点: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我国铁路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1.图片视频导入

图片展示世界的最早的火车:当今在全球236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有144个设有铁路运输(包括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内),其中约9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客运铁路服务。铁路依然是世界上载客量最高的交通工具,拥有无法被取代的地位。

提问:我们国家的第一条铁路有人知道吗?

学生回答京张铁路。

视频介绍: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铁路,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

2.歌曲导入:韩红的《天路》

提问:“……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歌词你能发现这条铁路在哪里吗?

学生回答青藏铁路。

引导过渡:我们国家的铁路技术发展快速,已经称为世界上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之一,接下就让我们学习一下我们国家的铁路运输。

  • 新课讲授
  • 我国的铁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我国铁路的发展阶段

教师讲授:新中国成立以前,我故修筑的铁路只有2.2万千米,这些铁路大多集中在东北沿海地区,广大内地铁路很少。

展示图片并讲授:由于铁路具有大运量、低成本、占地少、绿色环保等特点,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导向,我国的铁路运输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修了许多铁路干线,特别是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修建的铁路,工程艰巨。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我国铁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加。2018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是13.2万公里,这个数字比1949年增长了5倍,高铁从无到有,现在通车里程达到了2.9万公里,已经是世界第一。

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1. 我国铁路的分布格局

(1)活动:探究学习——我国铁路的分布

活动安排:读图思考——我国铁路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哪里密集?哪里稀疏,分析原因。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不难发现我国的铁路网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讨论交流:结合下图,小组合作分析我国铁路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国的地形图和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铁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学生分析后教师小结:东部地区铁路密集的原因: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活动:探究学习——我国铁路的分布格局

展示我国铁路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和铁路。

学生尝试分析,教师小结: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呈现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格局。

  • 我国的铁路线

活动:读图认图

小组合作探究: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找出五条南北走向铁路干线和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并用红笔描出来。

(2)找出三条东西走向铁路干线和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并用黑笔描出来。

小结: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我国的“三横五纵”。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