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体例
单元主题 | 历史要素 | |
第二单元 |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政权由多民族并立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整体社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开始于960年北宋建立,结束于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我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国家统一。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建了大一统国家,对边疆地区实施行政管辖,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单元历史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使其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感。
三、单元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初学历史,需要教师用心帮助他们培养兴趣并调动学习积极性。辽宋夏金元时期距离今天极为遥远,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以感性的、易于理解的、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再现、问题引领、故事讲述和多样化的资源运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段时期的历史。本单元的教学,要通过把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相关重要史事,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展开。教师要让学生把历代政权的并立与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理解为从区域到整体、从碰撞到交融发展的过程。教师还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单元学习目标
1.知道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政策的内容,认识这一政策给宋朝带来的深远影响;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结果。
2.了解辽和西夏的崛起,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3.知道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及北宋的相关史实;了解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了解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4.了解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知道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5.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蒙古灭西夏与金的相关史实;知道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认识到元朝的统一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知道元朝的疆域、版图特点及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了解行省制度的确立及其对我国产生的深远影响;了解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7.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表现,认识这一时期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8.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与外传,认识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设计说明
在教授本课内容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专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等顽疾被革除了,促进了社会的安定,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一政策也造成了宋朝官僚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增加、军队战斗力减弱等负面影响。本课教学中采用列表归纳、材料分析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宋朝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其影响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北宋建立的相关史实。
2.知道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及影响,知道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情况和历史作用。
4.知道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认识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水浒传》。
2.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通史》。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首先,让学生结合他们看过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如《水浒传》),说说他们眼中的宋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要从真实的史料实物当中去认识历史。本课我们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着手学习宋朝时期的历史。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