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教材

分析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冀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排泄的第二个内容,是学生学习了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内容。本节课是肾脏知识的延伸,也是泌尿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都有所联系,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较强,爱思考。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明白围绕结构与功能观进行学习且对肾单位的知识掌握较好,所以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是充分利用课本61页的资料分析,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尿液的形成”这一知识的学习。简单的知识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教学

目标

1.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3.说出排泄的三条途径。

4.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爱护肾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尿液的形成。

难点:概述尿液的形成。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流程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及目标→学生阅读课本62页图3-18自主完成“泌尿系统”的学习,教师出示图片和一道选择题进行检测→6人为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课本61页“资料分析”,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师抛出问题引出思考“人为什么要排尿”,由此引出排尿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排尿还有哪些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课堂总结→课堂练习检测→作业布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播放《尿毒症患者》引发思考:肾脏生病了为什么就不能正常排出代谢废物?

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时间2分钟)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齐读学习目标

引出肾脏的重要性

 

 

 

明确学习目标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播放课件出示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时间2分钟)

2.课件出示检测图片和选择题引导学生回答。(时间3分钟)

二、尿液的形成

1.播放课件,出示任务引导学生6人为一个小组完成课本61页的“资料分析”。(时间5分钟)

2. 出示问题及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时间6分钟)

 

3.教师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作答。(时间3分钟)

4.引导学生回答。(时间3分钟)

 

三、排尿的意义

1.引到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排尿”从而引出排尿的意义。(时间2分钟)

 

四、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1.引到学生思考排尿能排出哪些物质?及人体还有哪些排泄途径。(时间2分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自主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回答问题。

 

 

二、尿液的形成

1.学生6人为一个小组完成61页的“资料分析”。

 

 

2.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说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其他组可适当补充。

3.独立完成题目。

4.回答问题。

 

 

 

三、排尿的意义

明白排尿的意义。

 

 

四、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1.思考回答,明确排泄的概念和三条途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检测学习成果。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检测学习成果。

 

 

 

 

 

 

明白排尿的意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理解排尿的概念和

知道排尿的三条途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