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编版 年级下册 一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

2.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

3.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4.朗读、背诵古诗《游子吟》。

学习

重难点

1.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

2.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既是对一个单元的总结梳理,也是拓展延伸,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的内容。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交流平台

【设计意图:读交流平台,明确交流的主题,围绕交流主题回顾本单元课文学过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掌握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导入: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古代诗人笔下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萧红一起游览了祖父的园子,欣赏了季羡林先生故乡的月亮,感受到老华侨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和体会情感的呢?

1.阅读教材“交流平台”中四位同学说的话, 结合自己阅读的经验,想一想,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 读到《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学生交流。

预设:

(1)可以从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里体会。在《月是故乡明》里,就有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从“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从“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等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

(2)从对景物的描写中体会。在《祖父的园子》里,作者对昆虫、草木的描写可以体会到我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对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蓝天等事物的描写,可以体会到我对自由的向往。

(3)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中体会。比如在《梅花魂》里,从“我”弄脏墨梅图后,外祖父对我的训斥和对墨梅图小心的擦拭中,可以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之情。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4)通过典型的事例,也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感情。比如,从《祖父的园子》中,我陪祖父种菜、铲地、把谷穗、追蜻蜓、捉蚂蚱、浇菜等事情,可以体会到我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5)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体会。比如《慈母情深》中,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儿子,看到了如此辛劳的母亲,就可以体会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心疼。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可以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也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比如,在朗读《月是故乡明》时,虽然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但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就好像自己也随着作者看过了那么多的月亮,既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把自己融进这种感情里,更深入地去体会这种感情。

2.梳理总结

①从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中体会。

②关注蕴含在人、事、景、物描写中的情感。

③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地体会。

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3.拓展积累

师引导: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可能多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穿插运用。一般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