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编版 年级 一单元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学习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学情分析

本诗想象丰富,感情浓郁,是首相思怀远的诗,朗诵时,应将诗歌悲凉的情感带入朗诵中。这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较大可以在朗诵前细细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创造诗歌时的心情、感情,再将领悟到的内容通过诵读表达出来。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乞巧》,我们刚才背的《乞巧》,是一首与七夕节相关的古诗。提到七夕节,我们就会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关于牛郎织女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题《迢迢牵牛星》。

2.导入:课前大家查找了许多关于七夕节风俗的资料,课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而一千多年前的一位诗人也以古诗的形式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并流传至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迢迢牵牛星》。(板书课题)

3.查找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知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赞颂《古诗十九首》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4.解题:“迢迢”的意思是遥远。

(1)启发学生思考:牵牛星距离谁显得遥远?

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发言:牵牛星距离织女星显得遥远。

(2)小结:是啊,牵牛、织女相隔万里,这么远的距离会在他们心中激荡起怎样的思绪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3)齐读诗题。

学习任务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古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指名读,读准字音与停顿。
  •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皎”“纤”“擢”“杼”“脉”等字的字音和句子间有规律的停顿。
  • 学生反复自由朗读,将字音读准。
  • 齐读古诗。

2.学习生字。

(1)出示“章”“泣”“盈”“脉”等生字。

(2)教师提示:“盈”字上半部分应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里面的“又”最后一笔变形为点。“脉”字为多音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课件出示)请根据不同意思进行扩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把例句补充完整。

“盈”字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①充满;②多出来,多余。

A.惟以中国土壤之博,物产之(丰盈),人才之盛,十倍于西洋各国。

B.他苦心经营了五年,公司终于(盈利)了。

C.今天上午,那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终于落网了。

3.再读诗文,理解诗意。

(1)教师在课件中标红“素、章、盈盈、脉脉”等词语,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内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反映的内容,初步想象画面。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