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课  《溜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文字,能体味出小说人物的阳刚之美。

2.能辨别、鉴赏小说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3.品读鉴赏阿城小说的语言之妙。

【教学重点】

1.在巩固情节梳理基础上,分析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关联以阐释主要人物形象。

2.鉴赏对比、衬托、环境烘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赏析文章语言洗练有力的特点。

2.文章主题意蕴的把握。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溜索的前世今生。

2.想象一下,你身处峡谷深渊,脚下巨浪涛天。你的前方,只有一根悬挂在峡谷上方的绳索。没有退路,没有选择,只有这根绳索,是你跨越峡谷的唯一希望。阿城的《溜索》就是这样一个挑战人勇气和生存本能的故事。它让我们直面生活的困境,感受那份挣扎与挑战。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冒险,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那么,你准备好踏上这场心灵的旅程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溜索》,感受那份无畏与坚韧,让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

二、检查预习

1.文题解读

《孔乙己》讲的是孔乙己的故事,《变色龙》讲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断案的故事,可我们这篇小说是没有核心人物的,它讲述的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一群马帮汉子溜索过江的一段经历。因此这篇小说和前面两篇小说的一个不同,在于没有一个核心人物,标题只能是主要事件,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溜索》

2.作者介绍

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作家、编剧。其创作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作品惯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对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主要作品有《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等。

3.知识链接

马帮

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马帮形成了生死与共的特殊生存方式,也形成了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

4.字词积累

①正音正字

呕吐(ǒu)   跺脚(duò)  盘桓(huán) 涓涓(juān)  扭绞(jiǎo)  顷刻(qǐng)

寻思(xún)  千钧之力(jūn) 滇西(diān)   蓦地(mò)  锱铢(zī zhū)  驮子(tuó)

拽起(zhuài)  黏汗(nián) 坠落(zhuì)   战战兢兢(jīng)

②理解词义:

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千钧之力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三、活动一:理清小说情节。

1.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概括:

一个领队带领驮队和“我”一起溜索过怒江。

小说情节:

开端(1-9)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10-17)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驶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18-22)在首领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

结局(23-25) 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四、活动二:数“风流人物”

过渡:《溜索》选自著名短篇小说家阿城的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风流本义为风度,又指风采特异,业绩突出。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在滚滚怒江之上,谁当得起“风流”二字?

 

1.请寻读有关马帮首领的语句,说说他为何当得起“风流”二字?

①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加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磕”是让马加快前行,而马为什么“迟疑”?因为前面就是万丈深渊,按照常理应该停止脚步或者慢慢靠近,而此时主人却通过“磕”的动作让它加快前行,所以它更加迟疑,此处通过马的“更加迟疑”和牛的“慢下来”反衬出首领的沉稳。

②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通过“稳稳”这个词,以及对首领在万丈深渊前的神态描写,我们感觉到首领稳坐钓鱼台,胸有成竹,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冷静、乐观,敢于直面艰险。

③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

只一“瞟”体会“瞟”,一个精神的汉子便站起来,第一个从容淡定地溜过峡谷,着一“瞟”字,领袖的权威,领袖的魅力尽显。还有彼此的心有灵犀,心照不宣。

④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飞”“跃”“弹”“走”一系列的动词,可以看出首领溜索驾轻就熟,胜似闲庭信步。

人物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感觉得出首领沉稳、冷静、乐观、有威严,和下属心有灵犀,他当得起“风流”二字。

2.马帮是一个群体,寻读有关其他马帮汉子的语句,说说他们当不当得起“风流”二字呢?

①瘦小汉子

只见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锁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着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弹”,从容潇洒,有胆气,有豪气,他溜索胜似闲庭信步。“迈”“走”“扯”“跃”“飞”“小”等词的运用,可以看出其动作的熟练、迅捷、轻快,这个精瘦短小的汉子当得起风流。

②其他汉子

A.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