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制作立体剪影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3D建模”模块学习的第二课时,主要通过立体剪影的制作,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形状,再通过“拉动”工具形成三维模型。在本节课中,主要使用“样条曲线”工具以及“拉动”工具进行建模,这两个工具的操作难度虽然不高,但需要学生细心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图片,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喜欢的照片等进行练习,制作剪影作品,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DSM软件,对软件的操作并不熟悉。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软件的操作界面有了一些了解。在本节课中,几种工具的操作并不复杂,学生应该能够完成剪影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不止于模仿,更需要学会应用工具进行创新,因此,还需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能够使用“样条曲线”工具在草图模式中绘制图片轮廓,掌握调整曲线的技巧。
- 通过“拉动”工具的使用,学会将平面图形拉伸为三维立体模型。
- 通过使用“样条曲线”工具描绘个人轮廓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掌握在草图模式下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通过立体剪影的模型制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对3D建模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此过程中学会欣赏、创作作品,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学会导入参照图片,并能够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绘制图片剪影;“拉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 难点:能够熟练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绘制图形。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演示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在DSM软件中绘制简单的形状,有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展示完成较好的一个3D打印剪影的学生作品)
教师:(观察作品)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教师:你们想不想学习制作这样的立体剪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立体剪影。
(板书:制作立体剪影。)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上节课作品,对完成较好的同学发放个人剪影作为奖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揭示本课课题。
(二)新建文档
教师:栅格区域已经有了上节课设计的作品,我们如何新建文档设计剪影图形呢?
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新建文档后在窗口下方会出现设计2标签,单击下方的选项卡标签可以在不同文档之间进行切换。
(三)绘制剪影轮廓
- 导入图片。
教师出示剪影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想要画出图片的外部轮廓,我们可以在草图区域中选择哪个工具来绘制图形?如果我想画出高为5 cm的剪影,如何确定大小?
小组讨论并尝试制作。
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样条曲线”工具可以绘制不规则的曲线。在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绘制图形时,若所画图形是封闭图形,图形的终点与起点重合,将鼠标指针移至起始点单击便可结束样条曲线;若所画图形为不封闭图形,则需要在最后一点双击结束曲线。
教师提示:5 cm大小的剪影,可以通过先绘制参考线,再绘图。
学生练习: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剪影轮廓。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觉得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绘制漂亮的图形不太容易?老师有一个小秘诀,可以快速画出漂亮的轮廓,你们想不想知道?
单击“剪掉”工具可以将不需要的线条删除。
教师演示导入参照图。
学生操作导入参照图后绘制轮廓。
【设计意图】3D的作品一般来说都是生活中日常使用的物品,因此,在设计作品之前应当让学生有大小的概念,培养学生先确定大小再设计制作的习惯。使用描摹导入图片的方法可以让绘制剪影轮廓变得简单,有了前后的对比,学生更能体会到导入图片带来的便捷,增加印象。
- 绘制剪影轮廓。
发现问题:新增的结点只能在栅格的交汇点,这样画出的曲线轮廓并不光滑。
教师总结:可以点击窗口左侧“草图选项”面板中的“对齐到栅格”和“对齐到角度”两个选项,取消这两个选项的勾选。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