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4课时 圆的周长(二)教学设计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能够识别生活中求周长的问题,能正确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
重 点 |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 ||||
难 点 | 能够识别生活中求周长的问题,能正确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学情分析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加深了对圆的周长的理解,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识别生活中有关与圆的相关问题,能正确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生活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
核心素养 | 把生活中一些问题转化成求周长的问题,体会转化思想,锻炼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例1通过学生经常看到或使用的自行车引出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特有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知识运用的能力。】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圆形物体,遇到过用有关圆周长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课件出示图片一起举例说明)
1.箍圆桌边缘一周铁皮的长度。
2.车轮走一圈的路程。
3.时钟的分针尖端走一周的长度。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有关求圆形周长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知识链接,构“联系”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思考有关圆的知识:
(1)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思考后汇报:C =πd 或 C =2πr
(2)说说圆周率π是什么意思。一般取值是多少?
思考后汇报: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3.14。
(3)计算圆的周长。(生动手计算后汇报)
1)d =4厘米 3.14×4 =12.56(cm)
2)r =8分米 3.14×8×2 =50.24(dm)
2.生根据问题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圆形晒场的半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76.8厘米,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新知探究,习“方法”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62页例题的情境内容:小明的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 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和已知条件。
2.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实际就是求什么?
3.小明家离学校1 km,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又是求什么?
4独立动手解决问题,同桌交流后,总结汇报。
-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学生审题后汇报:(1)已知的条件是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小明家离学校1km。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