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习作:写读后感 | 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
||||
学习
重难点 |
会写读后感,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素,做到“感想”真实、具体。 | ||||
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孩子对于读后感的写作并不陌生,但是写作中容易把读后感写成梗概,多叙述,而少感悟,因此,本次教学应重视引导。读懂文章或书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应重视学生准备读后感写作材料的过程。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任务一:认识“读后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是先读后感,以感为主。再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学会抓感悟点。】
1.了解读后感的表达形式。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在读什么书?读书时,你是否哭过?笑过?或者一本书读了好几遍?说说理由。
(2)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不但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有所感,读有所悟。今天我们就来学写读后感。(板书课题)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2.理清读后感的呈现要素。
(1)引导:读后感就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产生的感受,那怎样写出好的读后感?请同学们自读习作提示,思考以下问题:
①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
②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
③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
④如何给读后感拟题?
(2)全班反馈交流。
交流问题①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
教师引导:写读后感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抒发真情实感。依据就是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悟点,抓住一个感悟点谈感受才会具体。自由读下面这段话,找一找所给示例的感悟点。
课件出示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预设:
生1:写《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拇指姑娘的人物形象。
生2:写《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
生3:写《铁杵成针》读后感的感悟点是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师小结:“感”是感受、感想、感动、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感悟点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一般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形象、重要事情、讲述的道理等。
交流问题②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
课件出示: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处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
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师小结:写读后感可以先介绍文章的大致内容,再写写自己读后的感想。
交流问题③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
师小结:读后感侧重在“感”上。其中“内容”要简单介绍,可以略写;“感想”部分作为习作的主要部分,要详写。
交流问题④如何给读后感拟题?
课件出示
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
师小结:①读《XXX》有感;②《XXX》读后感;③XXX——读《XXX》有感。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