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父亲、树林和鸟 编版 年级上册 七单元 第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2个生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学习

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2.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丰富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语言感悟能力并不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练习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 我会读。

父亲   童年   雾蒙蒙   轻声    生怕

惊动   气息    总是    抖动    露水

呼吸   时刻    猎人    翅膀    沉重

2.我会说。

(1)课文主要写了                                                               

父亲一生最喜欢                 

明确:父亲带着“我”从树林边走过,告诉了我许多关于鸟的事情。

树林  歌唱的鸟

3.为什么说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让我们走进课文亲身感受吧。

学习任务:细读品味,感受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

1.问题引路:阅读第2——22自然段,勾画出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的句子,感受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并思考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先独立思考,边读边圈画,写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4.交流要点:

(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提示:读着“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你感受了到什么样的画面?

“幽深”指深而幽静;“雾蒙蒙”指雾天雾气弥漫的样子。这两个词语分别从感官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树林的特点,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片树林笼罩在雾气中,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太清的画面。

父亲“站定”“闻了又闻”是父亲的动作,父亲说 “林子里有不少鸟”, 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判断出“林子里有不少鸟”,凸显出他对鸟的熟悉。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想象画面:

“凝神静气”的父亲是怎样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幽深怎样的?

明确:“凝神静气”写出了父亲观察细致而专注,对大自然的生命充满敬畏;“像树一般兀立” 将凝神静气的父亲比作树,此时的父亲仿佛与树林融为一体。可见,父亲对树林和鸟的情感很深。

(3)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父亲发现“没有风,叶子在动”,说明父亲观察细致,父亲说话时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可以看出父亲对鸟爱护备至。

“浓浓的苦苦的”连用,让我们更真切地闻到了草木气息,父亲能在这样浓郁的草木气息中闻到鸟的气味,可见父亲对鸟的习性的确非常了解。

(4)“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