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8 刘胡兰 | 部编版 | 二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的意思。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
||||
学习
重难点 |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等词语的意思。 |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的设计从低年级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课件和图片,努力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乐学为主要形式。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第6单元中我们先后了解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这样伟大领袖的革命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以为小姑娘的故事——《刘胡兰》
2.学习“刘”和“兰”。
(1)“刘”作为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宽右窄,左右同高,左边“文”第四笔的捺变点。
(2)学习“兰”。出示“兰花”的图片,羊-丨=兰
3.介绍刘胡兰。刘胡兰,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她牺牲时,年仅15岁。
4.导入新课: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刘胡兰牺牲了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胡兰的故事。
学习任务二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
1.朗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1)自己朗读课文,要能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字典、词典或生活积累理解文中生词。
(3)能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
2.读准词语:
年轻 村子 知道 广场 民兵 收买 威胁 牺牲被捕 胸膛 铡刀 挽词 恼羞成怒 鲜血直流
3.读好下面的句子: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3.重点理解:恼羞成怒 挽词
(1)学习多音字“血”。
①我们读记生字的时候,有一个字形一样,读音不同的字,你们发现了吗?(血)
②是的,“血”是一个多音字,在“血淋淋”这个词中读xiě,在“鲜血”这个词中读xuè。
明确:“xiě”音多用于口语,“xu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
(2)“派”是一个形声字,最早是指水的支流,所以“派”是三点水旁。
组词:派出、分派、反动派(反动派是反对进步、反对革命事业的集团或分子。)
(3)识记“被”。“被”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被子,可以组词,被子、被动,
衣字旁:因为被子是用来裹着身体的,属于衣着类。注意和“披”字区分。
(4)识记“拉、挺”。
观察发现“拉、挺”都是提手旁,都和动作有关。“拉”这个字可以组词“拉手、拉住”,“挺”可以组词“挺拔、笔挺”。
(5)识记生字“烈”。结合字源识记生字“烈”,出示“烈”字演变的顺序。
释义:形声字。火(灬)表意,篆书形体像火焰;列(liè)表声,列有分解义,表示物被火烧而分解。本义是火势猛烈。
4.整体感知。
(1)思考:读过文章你都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教师总结:这篇文章记述了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后,不惧生命的威胁,不出卖同志,最后光荣牺牲的事。
学习任务三 圈点批注,感受人物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