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2 祖父的园子 | 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第2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能从“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祖父对“我”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
2.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3.通过“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
||||
学习
重难点 |
1.能从“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祖父对“我”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
2.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
||||
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
教学过程
任务一:品读课文,趣中品乐
【设计意图: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理解文章“趣”之所在,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导入: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样样都有、生机勃勃、自由快乐的园子。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和祖父留下了哪些趣事?同学们还记得吗?(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菜。
1.默读课文第4—16自然段,你觉得“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能让你感受到作者的自由快乐?边读边圈画关键语句,并进行批注。
2.学生默读,批注后,进行汇报交流。
预设一:种菜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①哪几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有趣?(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踢飞了)
②老师先指名学生表演这几个动作,再指名学生回答:你在瞎闹时的心情怎样?(板书:快乐)
师过渡: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去的却是快乐!请你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瞎闹”的快乐。
③指名学生读出这份快乐。
预设二:铲地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①想象“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乱钩”可以看出“我”在铲地时,该铲的没铲,不该铲的却被铲掉了,是多么地随意呀)
②想象“我”铲地的动作是怎样的?(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师过渡:边读边想象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现!以后要多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看来我不是在给祖父帮忙,而是在帮倒忙。除了种菜和锄地,还有哪些有趣的情节呢?
预设三:浇菜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①“把水往天空一扬”中,这一扬,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水全浇到了“我”和祖父的身上,两个人像两只落汤鸡,却哈哈大笑。)
②师引导:此时的“我”是多么地自由畅快啊!作者扬起的不仅是水,更是她的无忧无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份快乐吧。
预设四:玩耍嬉戏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