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情感脉落,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体会和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品味语言,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效果。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脉落,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效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诵读古诗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2.导入新课

这首诗写了一种白杨树。大家看他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白,白的那样朴素;绿,绿的那样富有生机,催人奋进。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第一次看到白杨树时,就惊奇地叫了一声,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篇散文《白杨礼赞》。今天我们就一起品读白杨,礼赞白杨。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茅盾 (198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1年曾与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总称《蚀》三部曲)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虹》,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总称《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等。

茅盾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中国作家协会以茅盾先生捐赠的25万元稿费为基础,于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目的是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文学奖,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2.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当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他目睹了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同时,他也看到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现状。回到重庆后,他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dài)     坦荡如砥(dǐ)

丫枝(yā)    倔强(jiàng)  婆娑(pó suō)   潜滋暗长(qián)

虬枝(qiú)    伟岸(àn)    傲然(ào)      恹恹欲睡(yān)

宛然(wǎn)   秀颀(qí)     鄙视(bǐ)      旁逸斜出(yì)

晕圈(yùn)   楠木(nán)    锤炼(liàn)     不折不挠(náo)

理解词义:

锤炼:文中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秀颀:美而高。颀,修长。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所得妙语佳句。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恹恹欲睡:形容精神不振作、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三、活动一:理清礼赞脉落

1.解读文题

朗读课题,揣摩文题的含义。

礼赞:对某事物或人物的赞美,是比赞赏更书面的一种用法,带有敬重和钦佩的心情赞美。

白杨:本文描写和讴歌的对象。

白杨礼赞: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赞美。

2.理清脉落

(1)速读课文,请找出直接抒发作者对白杨树赞美之情的句子。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朗读思考:串联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语句具体体会。

在我阅读经典的时候,我甚至连一个词、一个字都不愿意放过。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知道字和词的意义,它意义重大,它是一个作家的终极,它也许就是本质。在许多时候,你把字和词错过了,你就把整个作品错过了,甚至于,你把这个作家都错过了。                              ——毕飞宇

明确:

围绕“不平凡”反复礼赞白杨树,突出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不平凡”贯穿全文,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感情由浅入深,赞美越加强烈而真诚,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

3.情感朗读

用朗读来表现作者情感的变化。

朗读指导:从“我赞美”到“我要高声赞美”,情感愈加炽烈;从“实在是不平凡”到“决不是平凡的”,语气愈加坚定真诚;从“那”到“这”,作者观察的角度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理解白杨树。

四、活动二:理解礼赞内容

1.触摸白杨树

作者所赞美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请从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中找一找。

明确:极普通而不平凡的树。

2.感受“极普通”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