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1. 生命观念:通过分组调查实践,学会调查的方法,并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尊重环境的理念。
  2. 科学思维:

(1)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2)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 态度责任:在调查实施中,关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渗透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对校园绿化提合理化建议的探究,唤起热爱生命、保护和美化环境的尊重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的生物,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根据我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生物调查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小小的调整,即以学校植物园中的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学生的亲身实地考察,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环节:讨论怎样进行调查→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实施调查活动过程→调查活动汇报和评价。

 

四、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调查表,笔,卷尺,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温度计,湿度计,动植物检索简表等用具。

(2)教师准备:课前培训各组小组长,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对生物进行归类,等等。

 

五、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回顾上节学习的生物特征的知识,然后呈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生朗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片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提问: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迅先生是如调何叙述的?

过渡:同学们你们观察调查过生活中的生物吗?你知道如何进行调查吗?不同生物生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生物世界过渡到调查法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分类等基本的调查方法,同时渗透鲁迅先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

  • 学习目标一:了解科学方法——调查

师:阐明调查法的概念,提问:运用调查法时有什么要求呢?

(1)调查前: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调查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样本(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要实事求是

  • 调查后: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纪录,有时候还要用到数学的方法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调查的基本法步骤。降低学习的难度,明确调查法的规范要求。)

 

 

  • 学习目标二: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
  1. 探讨可行的调查方案

(1)师课前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提高调查的效率。

(2)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调查,并设计调查方案,给予适当提示。

(3)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以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调查校园生物,探讨调查校园生物的方案。学生明确调查探究活动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调查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制订合理可行的调查记录表(调查的关键)。

(5)每组汇报本组的调查路线和调查记录表。对各组的汇报给以评价、鼓励,必要时予以补充,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