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诵读词作,赏析词作语言。

2.了解意象的内涵,品味意境。

3.结合词人背景,把握词作情感。

重难点

赏析词作语言,把握意象,品味意境,体悟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杏花疏影里——赏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一  小结读词方法导入

1.在前面第12课《词四首》的学习中,我们了解豪放词,诵读了六首经典词作。怎么读懂一首词?其实与读古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回忆读词的方法与步骤。

明确:

(1)读题目:时间、地点、内容、目的等。

《渔家傲•秋思》点明时间,《江城子•密州出猎》点明地点与事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点明目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点明时间、地点、目的。

(2)读作者:知人论世

《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作者是苏轼,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风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

(3)读词作:把握词作内容与情感。

①读注释,帮助理解难词的意思、典故、背景等。

②找意象,想画面,明意境,把握词作内容。

③抓“词眼”,领悟词作主旨及作者情感。

(“词眼”意思是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或句子。)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与步骤来欣赏—— 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朗读词作。

杏花疏影里——赏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读题目(从题目中你能读出什么?)

明确:点明了时间、地点、及内容,即在一个夜晚登上小阁楼,回忆起过去在洛阳的游乐时光。

2.读作者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学杜甫,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写作背景:

公元1126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还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引自百度百科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他避乱襄汉,转湖湘,饱受流离之苦。这首词大概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他回想起青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3.读词作:把握词作内容与情感。

读词的上阕,看上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1)请勾画出上阕出现的意象,并体会意象营造的意境。

明确:

意象:午桥、长沟流月、杏花疏影、笛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可见当时词人与他的朋友是何等的豪情,何等的意气风发。“午桥”有词人美好的回忆,就带上了词人的情思。

知识回顾:

意象是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词的基础。意象能产生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

意境是指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简而言之就是意象构成的画面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就是意境。)

(2)“长沟流月、杏花疏影、笛”营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①长沟流月

天上的明月将清辉洒在桥下流水之上,清幽而静谧。

“长沟流月去无声”,暗示了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更加烘托出豪杰酣饮尽欢的情态。

②杏花

初春盛开的杏花,花开灼灼,柔媚动人,但又是清淡雅致的。在历代诗词中出现过不少娇美、清新的杏花形象,如: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杏花疏影里”一句,写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明月的清辉撒落在杏花枝上,花影摇曳,营造出一种空灵、淡雅的意境。

③笛声

笛声可悲凉凄切,也可清远悠扬。古诗词中,作者常借笛声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是游子旅人的思乡之情。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征人戍卒的盼归之情。

陆游《杂感》 “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是田园生活的闲适之情。

李叔同《送别》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是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在本首词作中,在春天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