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
重 点 |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
难 点 |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
学情分析 | 二年级的学生因刚入校一年多, 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较为薄弱,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 ||||
核心素养 |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
情境导入—引“探究”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提问: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变个小魔术。(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什么图片。
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学习任务一: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受新知】
新知探究—习“方法”
课件出示教科书P90例1。
例1:
1.看图与理解。
提问: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 分析与解答
提问: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习任务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自观察实物,体会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 分析解答
把道具小猴子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前面来,分别站在小猴子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提问: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
易错警示:从不同角度观察相同的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学习任务三: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达标练习—活“应用”
- 课堂练习
- 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