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泊船瓜洲 | 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古诗词诵读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默写《泊船瓜洲》。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说出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
||||
学习
重难点 |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 ||||
学情分析 |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诵读品悟、方法学习教学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精心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进诗人与文本,讲授法启迪学生与历史背景展开对话,以教师的诵读引领学生读中悟情,从而体会思想情感。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知诗人,解诗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诗人导入,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意有很大的帮助。)
1.师:同学们,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诗人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
2.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所作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3.师:读诗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①“泊”是多音字,在这里读“bó”,是停泊的意思②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与京口相对。③诗题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瓜洲岸边。
4.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本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吗?(出示写作背景)
阅读本首诗的创作背景后,我们感受到《泊船瓜洲》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多少思乡情啊!让我们走近古诗,走近诗人的内心吧!
学习任务二:解字词,明诗意。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 初读诗文,解字词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 轻声读古诗,圈住自己读不准的字音。
※ 利用工具书,理解“泊船、京口、间、一水、隔、数重、绿、何时、还”的意思。(同桌交流学习成果)
(2)交流,出示古诗: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指名读,正音:间——jiān、重——chóng、还——huán。
②全班齐读。
- 再读古诗,感知诗意。
(1)师:“间”什么意思?隔开了什么?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
【预设】①间:间隔②王安石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说它们之隔离。由“一水”可见。
- 读一读,读出距离感。师: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抓住“只”。出示地理位置图进行补充介绍)
(3)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生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4)师: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
【预设】不能回家乡。从“明月何时照我还?”可以看出。
获取完整word文档,点击右侧栏资源下载。
★★★ 资源可免登录下载 ★★★
教案吧网站,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类教学资源word文档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